各位朋友,大家好。 近期有2件引人关注的事情:一是中国与美国的关系,二是朝鲜与美国的关系。 这两件事虽然看似不同,但其实质都是相通的,都反映出一个道理: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,必须从实际出发,采取理性务实的立场。不然的话,问题不仅难以解决,还会变得越来越复杂。 反之,假如能够从理性和务实的实际角度出发,往往可以发现柳暗花明的新出路,使问题的解决变得相对简单。 01 首先我们来讨论中美关系。 最近,一个跨党派的美国国会众议院代表团访问了北京,预计访问数日。9月21日,他们受到了中国总理的接见。 这次访问是自2019年以来,美国国会众议院首次访华;而参议院曾在2023年10月访问过一次。 因此,众议院相隔数年访华,此次交流显得尤为重要。 众所周知,众议院和参议院的主要区别在于:众议院提出议案,而参议院负责最后的批准。因此,议案是否会被提出主要取决于众议院,而议案能否通过则主要取决于参议院。 因此,如果拥有提案权的众议院能与中方加强交流,增进相互理解,那么在某种程度上,比参议院的决策权更为重要。 这次中国总理接见众议院代表团,双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。在接见完代表团后,中国总理又启程前往美国待4天,期间他将主要参加今年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。 近十年来,中国领导人只出席过一次联合国大会,后面由当时的中国总理出席。在那之后的几年里,由于新冠疫情,联合国大会没有举行线下会议。疫情结束后,有几年是由中国外交部长出席。去年,中国国家副主席出席了会议,而今年又恢复了由中国总理出席。 众所周知,国务院在中国既是执行部门,总理又比外长、国家副主席的行政权力更高、更多,因此他的地位颇为重要。 尽管是二号人物,此次却是现任中国总理首次访问美国和联合国大会。期间,他将发表主旨演讲,提出中国的立场和声音,且声音无疑是经过高层密集协商和协调的结果。 同时,大家也非常关注他在美国和联合国现场如何与西方领导人周旋。 因此,中国总理在启程前会见了美国国会众议院的跨党派代表团,以及今天启程前往联合国,这两者都尤为重要。 某种程度上,美国方面派出众议院代表团访问中国,也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的正视。 众所周知,中美关系经历了多次起伏,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波折后,通常会归于平淡。尽管中美关系中的结构性和战略性问题无法改变,但最近在策略层面上,正趋于阶段性的、策略性的理性与务实。 如果这种策略性的、阶段性的理性和务实,能够从规律层面被予以提炼、沉淀并复制,说实在的,这对中美双方尤其是美国方面那些所谓的强硬派——无论是国会议员还是行政官员,在对待和处理中国问题上,都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。 近期,即使是美国非常反华的强硬派国防部长和国务卿等人,都一再表示无意更迭中国的政权,也无意对中国开战。尽管大家都知道这不可能实现,但问题在于其是没有意愿,还是有意愿而不去为之,最后选择放弃,这是两码事。 因此,美国方面多次表示无意对华开战,这表明他们没有这样的意愿。 注意,这不是因为做不到,而是因为没有意愿。 当然,之所以没有意愿,其源头肯定还是因为做不到。 所以相对而言,我认为这种阶段性、策略性的理性务实,其实非常重要。 当然,美国对中国所谓的战略敌意,不会因为一两次的博弈就褪去,所以未来的博弈还会持续。 但在这个过程中,通过不断提炼出理性务实的结论,甚至是出于无奈的结果,对美国政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,也极其关键。 尽管未来中美关系会有起伏,但这对两国关系总体上保持相对平稳,仍具有建设性意义。 所以我建议大家,对于美国代表团接下来这几天在中国的行程也保持关注,相关信息我们也将会第一时间预告。
02 下面,再聊聊朝鲜与美国的关系。 大家可能会感到奇怪,为何会从中美关系的话题突然跳到朝鲜与美国的关系呢? 原因有两点: 首先,相关新闻的出现; 其次 ,这些新闻背后所隐藏的客观性、根本性的规律,坦率地说,与中美关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, 即一定要回归到理性与务实的立场,而不是在碰了南墙之后,才勉强地回归到理性与务实 。 前两天,朝鲜的高级人民会议举行了一次内部会议。朝鲜领袖在会议上发表了讲话,其中特别提及了与美国的关系,以及朝鲜在何种情况下愿意与美国接触,包括条件是什么。 将近20年来,大家一直非常关心的议题就是,朝鲜最终会不会与美国和解,这非常关键。 因为从客观上的背景来看,虽然朝鲜领袖在2018年和2019年三次会见过特朗普,两次正式会面和一次非正的式会面,但最终并没有达成一致。 如今,特朗普上任8个月以来,前前后后已经多次放风表示有意与朝鲜展开接触。 因此,朝鲜领袖这次也提出了条件,声称如果美国能够真正放下要求朝鲜无核化的执着,那么朝鲜是愿意和美国展开和平谈判的。 而且,朝鲜领袖还说,之前与特朗普的会面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。但是,这个前提是美国必须放弃对朝鲜无核化的坚持。 此外,朝鲜领袖还表示,如果美国愿意,朝鲜愿意与美国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,但不会与韩国发展任何关系,也不会和韩国坐下来进行合作。 原因很明显,朝鲜领袖上任已经多年,他更多的是将美国视为首要对手或伙伴,而根本没有把美国的“小兄弟”韩国放在眼里。 在朝鲜领袖的战略棋盘当中,只要搞定美国,那么韩国自然就会摆平。 在某种程度上,这也算是一种大战略。因此,我们常说朝鲜的80后战略家某些时候是具有深谋远虑的。 关键的是,在9月21日下午中国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,有记者向外交部发言人提出这个问题时,发言人作出了原则性的回应。 在这些原则性表述中,我注意到发言人提及的“一多”和“一少”。 大意讲的是,中国方面认为,朝鲜半岛局势的正常化与其和平符合各方的利益,当然也包括中国的利益,尤其是大家需要关注的是冲突的根源和症结,并以理性务实的态度来予以解决,这就是中国方面提出“一多”。 另一个“一少”指的是什么呢?即没有提及无核化。 众所周知,中国过去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立场上,一直是支持朝鲜半岛的无核化。 自2003年起,无论是在中美朝三方会谈还是后来的六方会谈中,中国都坚定地支持朝鲜半岛无核化。 说实话,朝鲜拥有核武器,对中国的战略和策略都并无益处,因此,当时中国与美国共同参与了数次六方会谈,但最终也未能阻止成功。 将近20年前,所有人就已经知道,一旦一个国家拥有了核武器,通过正常外交谈判要求其放弃核武,显然是不可能现实现的。 因此,历经了近20年的过程,从2006年10月份朝鲜进行首次核试验以来,到明年2026年,整整十周年。在这期间,朝鲜不但并未放弃核计划,而且坦率地说,美国要求朝鲜无核的所有努力都以失败告终,最后也是无计可施。
在这种情况下,为什么退一步海阔天空呢? 因为只要将朝鲜真正纳入到国际社会的游戏规则当中去,成为世界文明的一员,我相信,一个拥有核武器的朝鲜,也会是一个理性的国家。 尽管从各方面来看,朝鲜的核计划对中国构成了潜在的威胁,但只要能够像美国所主张的那样,去接触和融合它就没问题。 因此,既然无法使其弃核,那就要勇敢地融入它,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未尝不是一种理性和务实的态度。 而且,朝鲜领袖还明确表示,朝鲜不可能弃核,并愿意与美国展开对话,但提出了唯一的前提条件,即美国需要放弃对朝鲜无核化的执着和努力,这话说得非常清楚了。 因此,只要回归理性,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。当然,要求对方回归理性的前提是,自身必须强大。 尽管从我个人来看,我也不主张朝鲜拥有核武器,但一个既强大又至少能对华和整个地区的和平做出积极贡献的朝鲜,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第二种选择,这实际上也是人们应当并且必须接受的现实。 综上所述,我们刚才讨论了中美关系、朝美关系,以及朝鲜过去20年的历史,还有朝鲜领袖提出“朝鲜不会放弃核武器”的立场,这些内容对于我们理解未来20年的国际关系,包括中美关系、朝美关系,尤其是美国如何对待中国、朝鲜和俄罗斯等国家,提供了一些深刻的启示。
金鼎配资-第一配资门户-配资查询平台-配资开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